創新體制,借款資產資本化保值增值
  屯溪區是黃山市中心城區,轄4個街道辦事處、5個鎮、54個行長灘島政村。隨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,大量農村集體土地被徵用,該區先後有4個鎮18個城郊村“村改居”,20495名村民轉化為市民,全區城鎮化率達85.4%。
  經清產核資,這18個“村改居”的村集體總資產為46714.04萬元,凈資產41975.55萬元。“村改居”後,原有的這些村級集體資產如何處置成為難題,甚至有村民建議一分了之。經過大量調研和反覆論證,屯溪區按照“農民市民化、資產資本化、村民股東化、管理規範化”思路,於去年出台村集體財產股份制改革實施意見,在18個“村改居”先行試點,加快原有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產權結構、治房屋二胎理結構和經濟運行方式改革。
  去年7月31日,屯溪區屯光鎮社屋前股份經濟合作社正式掛牌,組建了全省首家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,將原有村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人,以資產為紐帶,組建股份經濟合作組織,由股東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董事會、監事會對資產房屋二胎進行管理經營,每年80%的凈收益按股份分配給股東,20%用於合作社運轉。
  目前,該合作社從集體經濟積累中投入1400萬元,興建了建築面積達1.4萬平方米的農貿市場;投資15建築設計00萬元,建設占地11.8畝的商業綜合體,發展為周邊住宅區配套的服務業。“現在合作社將農貿市場及附屬店面房以10年1000萬元的租金出租,每年可獲得收益100萬元。按80%分紅,平均每股獲得收益150多元。 ”屯光鎮負責人介紹,股份經濟合作社使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產權關係更加清晰,形成了所有權、決策權、經營權、監督權相互制衡機制,不僅實現了集體資產保值增值,也減少了乾群矛盾。
  到去年底,18個“村改居”的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全部組建。今年起,該區又對其餘36個行政村全面推行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,目前已有31個村完成股改。
  創新機制,村民股東化永久受益
  對失地農民來說,最大的擔憂是將來的生計和養老。
  “股份制改革的關鍵是維護群眾利益。 ”屯溪區區委書記李高峰認為,把集體資產變成股權,讓村民變成股東,旨在推動股份經濟合作組織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,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,並確保老百姓在享受應有的各項保險和政策之外,擁有一份長期穩定的收入。
  如何保障被徵地農民成為城市居民後“就業有崗位、生活有依靠”?屯溪區在股份經濟合作組織試點時規定,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會內設一名獨立董事,由區、鎮兩級政府選派幹部擔任,幫助指導合作社決策經營,儘量規避市場風險。合作社章程也規定,凡合作社舉辦的各類經濟實體,優先照顧社員就業;股東的配置股份只能繼承,不能轉讓,也不得退股提現,確保失地農民永久受益。此外,該區發揮中心城區和旅游集散地的優勢,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和現代服務業,優先吸納失地農民就業。
  “試點過程中,股權量化分配是熱點也是難點。 ”屯溪區農委負責人介紹,考慮到各村傳統分配方式,採取因村施策的辦法,對股權量化分配不搞一刀切。在堅持所有村民享有集體股權的基礎上,由各村提出股權量化辦法,提請股東代表大會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通過並張榜公佈,充分尊重村民意願。據瞭解,該區目前股權量化主要有土地承包與人口數結合、人口戶籍、土地承包情況三種量化原則。
 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,湖邊股份經濟合作社投資興建了黃山市最大的電器大市場,僅年租金收益就有500萬元,目前合作社資產已超過2億元。居民程大嫂說:“原來最怕沒了地連吃飯都成問題,現在看來擔心是多餘的。不說合作社每年有分紅,光附近的建材傢具市場每年的運輸業務,少說也能讓我們居民掙上百萬元。 ”
  創新管理,農民市民化融入城市
  城鎮化不僅僅是讓農民搬進城裡、住上樓房,在孩子上學、老人看病、休閑娛樂等公共資源方面,農民也應該享受到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環境。 2010年至今,屯溪區先後建成功能完備、配套齊全的安置區31個,為失地農民提供居住面積98.98萬平方米。
  在城市建設發展中,大量“城中村”出現,導致鄉鎮管理的“村改居”社區與街道所轄的城市社區相互交織,前者實質上仍以農村模式運轉,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與城市不相容,成為社會管理的薄弱地帶。如何讓農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?去年起,屯溪區積極探索社區網格化管理,將全區20個城市社區劃分為“以塊為主,條塊結合”的126個網格,使社區的服務管理變平面為立體,變條狀為塊狀,實現橫到邊、縱到底、無縫隙地對接。據瞭解,屯溪區在每個單元網格內配齊街道聯繫社區領導、社區工作者、社區民警等“六大員”管理體系。同時,整合網格內黨員骨幹、入黨積極分子、社區志願者等資源,組建了37支多元化社區服務團隊,為居民提供全方位、全過程、全覆蓋動態服務。
  “農民變市民,關鍵是要讓農民從過去被動接受管理逐步轉變為自我約束,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慣。股份制改革實現了集體資產管理與行政社會管理事務的剝離,為‘村改居’後的居民融入城市生活提供了便利。 ”屯溪區民政部門負責人介紹,股份經濟合作社社員按居住地併入所在城市社區,進入城市社會管理體系,但不管他們居住在哪個社區,股權隨人走,責權利不變。
  湖邊社區居民程建家介紹,徵地拆遷後,有的村民已經不居住在原來的地方,總擔心居住地調整後不能正常享受原村集體資產所帶來的利益。而如今組建了股份經濟合作社,顧慮徹底被打消了,即使人在外地落戶,也能長期享受分紅。(吳江海)標簽:村民變“市民”編輯:周曉留  (原標題:屯溪區:村民變“市民”,須過幾道坎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05boctu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